時光如白駒過隙,轉眼,1503和1504兩個對口高考班三年海校生活已悄然結束。回首這三年,忙碌而充實,緊張而興奮,疲憊而又樂在其中,教師和學生所承擔的壓力都非常大。看著自己親手帶了三年的學生,平安快樂地走出校園,奔向新的起點,幾許欣慰,幾許失落。
一、高考基本情況
1503班34名同學和1504班26名同學共60人參加了今年的對口高考,3月25日的文化課考試中,語數英總分共300分,最高得分266分,為1503班王佩佩同學,平均分203分,得分率67.67%。省線即高職(大專)線為100分,兩班全達線。在4月的本科考試中,1503班班長馬紫雨同學以總分629分考取合肥學院。
二、三年的管理之路
近年來,隨著高等院校的擴招和社會辦學力量的興起,中職學校出現了前所未有的“生存危機”,學生厭學現象日趨嚴重,遲到、曠課、上課睡覺不認真聽講、不做作業、考試舞弊及違紀違法的事件也呈上升的趨勢。
1503、1504兩班同樣如此,具體體現及管理之對策如以下幾方面:
1、責任意識差
學生責任意識差,身心發展不平衡,主要表現在生理年齡早熟、心理年齡滯后,學生對自己、對家庭、對社會的責任意識與他們的年齡很不相適應。他們有20歲的生理外形,卻只有15歲的心理內涵。這種反差的原因有三個:一是獨生子女、“溫室效應”造成他們的心理年齡滯后;二是開放文化、精細食物造成他們的生理年齡早熟;三是保姆式的教育造成他們的寄生心理和責任意識淡薄。
解決的辦法:一是思想上的認知。讓學生意識到自己16歲就是社會意義上的成人了,就應該承擔一定責任,知道不說“是我媽媽或是我爸爸讓我來讀的書”這樣不負責任的話;同時開展系列主題班會,讓學生得到不斷的強化,知道自己是成年人,應該承擔起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。二是行為上的強化。在遵守學校的紀律和班規方面要加強管理、嚴格管理,公正對待每一個違紀的學生,讓學生認識到犯了錯就會受到懲罰,而不是這個學生受到了懲罰那個學生未受到懲罰,讓他們無所適從,從而覺得這些紀律只不過是虛設的。三是狠抓行為規范,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。
2、行為習慣差
學生行為習慣差,由于家庭教育及初中時養成的習慣。 具體表現:對學習無所謂的態度,上課睡覺,下課到網吧玩游戲,作業是抄別人的,考試舞弊。
解決辦法:充分肯定學生的每一點成績,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意識。那怕每天進步一點點。
作為中職學生,多數初中文化課不扎實,在平時管理中要積極引導,肯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。同時通過課外活動,如排球賽、籃球賽等,鼓勵學生,以此樹立他們的自信心。
3、自控能力差
自控能力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,是一個人的核心素質。由于學生大多年齡在15—18周歲之間,心理年齡尚不夠成熟,因而自控能力普遍較弱。
解決辦法:比如,學生之間我們不能一味地強調不能談戀愛,老師越是強調不能談,可能學生出于好奇就偏偏要跟你對著干,談著試試。如果是疏導的話,效果就完全不同,他們知道了戀愛應該承擔的責任之后,就會知道怎樣做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,也會有意識地想想自己這個時候該不該談戀愛。所以在主題班會上“將愛情教育進行到底”,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此外,還經常進行法制教育,教會學生一定的法律知識,讓他們在遇到事情時能夠冷靜地對待和處理,同時也可以適當地教給學生一些控制情緒的方法。在進行這些問題的教育時還要對學生進行“說”的教學。因為我在處理學生的這些糾紛時發現,很多時候引起他們打架或過激的行為,不是因為有多大的仇恨,而是話說得不適當引起的,所以“會說”是體現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關鍵。當然,有時光會“說”而不會揣摩對方的心理也會適得其反,所以在進行“說”的教學時無疑還應該教給學生一定的心理知識,讓學生知道在什么場合下說些什么話才算得體合適。只有這樣,他們才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,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長,展現自己的才能。
綜上所述,作為對口高考班,三年的管理中如果能夠解決好學生的責任意識差、行為習慣差、自控能力差這“三差問題”,我們教育的魅力就顯露出來。
上一篇:我校召開2015級走讀生家長會
下一篇:沒有了!